6月10日,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信息显示,共计21个问界商标已转让,转让人为北京永安世达科贸有限公司,受让人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,商标类别包含12和9等,也就是电子产品及科学仪器、汽车和运载工具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商标具体类别涉及第12、9、7、39、37、42、2、35、3、4、16、38、11、1、5、21、27、41类,其中12类和9类分别代表汽车和运载工具、电子产品及科学仪器。
对于获得第12类“问界”商标一事华为方面回应称,“华为不单独造车、和车企一起造好车”没有变化。
华为曾与赛力斯联合成立了AITO问界品牌,在商标归属问题上,AITO及其LOGO商标属于赛力斯旗下的重庆潽康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。而问界商标此次被华为成功受让,意味着华为将拥有问界商标的主导权。
图源:赛力斯官方
2021年12月,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华为共同推出AITO汽车品牌。双方的分工是赛力斯负责整车产品的研发、智造、交付服务等整个生命周期用车体验,华为深度参与产品定义、整车开发和渠道销售;华为高度赋能,与赛力斯进行联合质量控制和联合营销。这也是华为智选车模式,区别于HI模式,华为在研发与销售端介入更深。
此后华为还与奇瑞、江淮建立了智选车合作模式。北汽跟华为的合作模式,也从HI模式转化为智选车模式。
汽车行业分析师马文潇对财经网汽车表示,此前余承东提到过要打造问界品牌生态联盟,从这个角度讲,或许问界或将成为智选车合作模式车型的统一命名方式。
6月9日,在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上,华为常务董事、终端BG CEO、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发表讲话。
余承东称,未来的头部车企,每年产量达不到500万辆甚至1000万辆,将很难立足。
“中小厂商可能被大的厂商兼并重组掉,未来能活下来的企业每年的产量达不到500万台以上或者达不到1000万台以上,就很难在这个时代立足。”余承东指出。目前,国内的汽车厂商中,还没有任何一家车企的产量达到该级别。
在5月的AITO问界第10万辆下线仪式上,余承东曾发言称,“今后主流车企要想活下去,千万台的产能是必要的,没有的话就活不下去。”
马文潇表示,华为受让21个问界商标,应该是为后期与多个车企进行智选车合作模式做准备,未来华为将与赛力斯、奇瑞、北汽、江淮联合打造问界系列车型,扩大生产规模。
编辑:安安标签: 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