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节气之一,白露是处暑过后的节气,处暑表示的是炎热的结束,为此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,欢迎参阅。
2023白露是具体哪一天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2023年白露时间:9月8日5点26分31秒,星期五,农历七月廿四。白露基本结束了暑天的闷热,天气渐渐转凉,寒生露凝。古人以四时配五行,秋属金,金色白,以白形容秋露,故名“白露”。
白露吃什么
白露的风俗有祭禹王、收清露、吃番薯、喝白露茶、吃龙眼等。白露基本结束了暑天的闷热,天气渐渐转凉,寒生露凝。
1、祭禹王
禹王是传说中的治水英雄大禹,太湖畔的渔民称他为“水路菩萨”。每年正月初八、清明、七月初七和白露时节,这里将举行祭禹王的香会,其中又以清明、白露春秋两祭的规模为最大,历时一周。
2、收清露
白露节气有“收清露”的习俗,明朝李时珍的《本草纲目》上记载:“秋露繁时,以盘收取,煎如饴,令人延年不饥。”“百草头上秋露,未唏时收取,愈百病,止消渴,令人身轻不饥,肌肉悦泽。”“百花上露,令人好颜色”。因此,收清露成为白露最特别的一种“仪式”。
3、吃番薯
民间认为白露吃番薯可使饭后不会发胃酸,故旧时农家在白露节以吃番薯为习。中医视红薯为良药,有“长寿食品”之誉。李时珍《本草纲目》中说:“甘薯补虚,健脾开胃,强肾阴”。
4、喝白露茶
民间有“春茶苦,夏茶涩,要喝茶,秋白露”的说法,此时的茶树经过夏季的酷热,白露前后正是它的另一个生长佳期。白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样鲜嫩,不经泡,也不像夏茶那样干涩味苦,它多了一些过火的味道,给人的感觉刚刚好。
5、吃龙眼
福建福州有白露必吃龙眼的习俗,认为在白露这一天吃龙眼有大补身体的奇效。龙眼有益气补脾、养血安神、润肤美容等多种功效,还可以治疗贫血、失眠、神经衰弱等多种疾病,而且白露之前的龙眼个大味甜口感好,所以白露吃龙眼是再好不过的了。
白露三候
我国古代将白露分为三候:“一候鸿雁来;二候玄鸟归;三候群鸟养羞。”说的是白露节气正是鸿雁与燕子等候鸟南飞避寒,百鸟开始贮存干果粮食以备过冬。
鸿雁来
白露节气后已经快要进入深秋了,鸿雁纷纷由北向南迁徙,寻求温暖的过冬场地。
鸿雁是一种候鸟,每年到了9月初就要开始迁徙了。因为这种鸟喜欢成群活动,特别是在迁徙的季节,常常集成数十、数百、甚至上千只的大群。鸿雁迁徙是逐步分批进行的,最早的一批是在9月初就开始了,将一直持续到十月末,有些也会到11月初才开始迁徙,因为我国的地域辽阔,而不同地方进入秋季的时间早晚不一样。等到了第二年春天,大概在3月中旬-4月末这个期间就会成群飞回来了。
玄鸟归
玄鸟即燕子,意思是燕子要飞到南方去过冬。根据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:“玄鸟解见春分,此时自北而往南迁也,燕乃南方之鸟,故曰归。”燕子是以各种害虫为食,到了冬天绝大多数的昆虫产卵藏起来了,有些也冻死了。燕子没有食物可吃了,所以就要飞去南方过冬。
群鸟养羞
“羞”同“馐”,是一个通假字,有美食的含义。到了白露节气,天气开始进入深秋,动物感知感知到肃杀之气,开始贮备粮食,准备过冬食物。
白露的意思和由来
露是由于温度降低,水汽在地面或近地物体上凝结而成的水珠。所以,白露实际上是表征天气已经转凉。我国盆地二十四节气的气候中,白露有着气温迅速下降、绵雨开始、日照骤减的明显特点,深刻地反映出由夏到秋的季节转换。
其实,气象学表明:节气至此,由于天气逐渐转凉,白昼阳光尚热,然太阳一归山,气温便很快下降,至夜间空气中的水汽便遇冷凝结成细小的水滴。
非常密集地附着在花草树木的绿色茎叶或花瓣上,呈白色,尤其是经早晨的太阳光照射,看上去更加晶莹剔透、洁白无瑕,煞是惹人喜爱,因而得“白露”美名。
白露是哪个季节的现象:秋季
天气渐转凉,会在清晨时分发现地面和叶子上有许多露珠,这是因夜晚水汽凝结在上面,所以得名。古人以四时配五行,秋属金,金色白,故以白形容秋露。
白露实际上是表征天气已经转凉,夜间空气中的水汽便遇冷凝结成细小的水滴,非常密集地附着在花草树木的绿色茎叶或花瓣上,呈白色,尤其是经早晨的太阳光照射,看上去更加晶莹剔透、洁白无瑕,煞是惹人喜爱,因而得“白露”美名。
标签: 标签: